一种燃烧机与锅炉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饮料生产用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烧机与锅炉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燃烧机定义为是一种将物质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反应方式转化热能的一种设备—即将空气与燃料通过预混装置按适当比例混兑以使其充分燃烧。一般饮料生产过程中,燃烧机一般与锅炉配合使用。
3.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燃烧机500上固定连接有一定位板510,锅炉600上固定连接有二定位板610,一定位板510和二定位板610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当工作人员需要对燃烧机进行拆装时,需要拧动多个螺栓,从而导致燃烧机的拆装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拆装燃烧机,本技术提供一种燃烧机与锅炉的连接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燃烧机与锅炉的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燃烧机与锅炉的连接结构,包括转动板、抵触板、转动套和连接套,所述转动套螺纹套设在二定位板外侧,并与连接套转动连接,所述抵触板与转动套远离连接套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与二定位板远离一定位板的侧面可抵触,所述连接套滑移套设在一定位板外,所述转动板与连接套远离抵触板的侧面转动连接,以使转动板自由端向靠近或远离连接套中心的方向转动,所述转动板与一定位板远离二定位板的侧面可抵触,所述转动套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板转动的驱动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一定位板和二定位板对齐,然后将连接套套设在一定位板外侧,转动转动套,使得转动套与二定位板螺纹连接,同时控制驱动件,使得转动板转动至与一定位板远离二定位板的侧面抵触的位置,从而完成燃烧机与锅炉的安装,连接结构的设置,实现了提高燃烧机与锅炉拆装便捷性的目的。
9.可选的,所述驱动件为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转动套固定连接,且驱动杆侧面与转动板侧面可抵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转动转动套,使得驱动杆转动至与转动板侧面抵触的位置,继续转动转动套,从而使得驱动杆带动转动板转动,直至转动板与一定位板远离二定位板的侧面抵触,从而实现燃烧机与锅炉的安装。
11.可选的,所述一定位板和二定位板上开设有对应开设有沿靠近或远离抵触板方向的滑移槽,所述连接套上固定连接有与滑移槽滑移连接的滑移块。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块与滑移槽的设置实现了连接套与一定位板的滑移连接。
13.可选的,所述滑移块靠近抵触板的一端开设有倒角。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滑移块插入滑移槽内。
15.可选的,所述一定位板远离抵触板的侧面设置为锥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面的设置使得一定位板和二定位板在转动板和抵触板作用下抵触更加密实。
17.可选的,所述转动板远离驱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性件,所述磁性件与连接套磁性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性件的设置使得转动板不易干涉一定位板与连接套连接。
19.可选的,所述转动板远离驱动杆的侧面设置为弧面,且弧面的圆心位于转动板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板弧面的设置,使得转动板转动过程中不易划伤一定位板表面。
21.可选的,所述转动板通过转轴与连接套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连接套螺纹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与连接套螺纹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将转轴拧下以对转动板进行更换。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连接结构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将燃烧机与锅炉连接时,只需将转动套与二定位板螺纹连接,并控制驱动件,使得驱动件带动转动板转动即可完成燃烧机与锅炉的连接,从而实现便于工作人员拆装燃烧机的目的;
25.2.滑移块倒角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滑移块与滑移槽连接。
附图说明
26.图1是相关技术的附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00、转动板;110、转轴;200、抵触板;300、转动套;310、驱动杆;400、连接套;410、滑移块;500、燃烧机;510、一定位板;511、滑移槽;600、锅炉;610、二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2
‑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燃烧机与锅炉的连接结构。参照图2和图3,连接结构包括转动板100、抵触板200、转动套300和连接套400。
32.转动套300与连接套400同轴转动连接。且转动套300套设在二定位板610外侧,并与二定位板610螺纹连接。一定位板510和二定位板610上对应开设有滑移槽511,滑移槽511沿锅炉600靠近或远离燃烧机500的方向设置。连接套400上固定连接有与滑移槽511滑移连接的滑移块410,且滑移块410远离锅炉600的一端开设有倒角,以便于工作人员将滑移块410插入滑移槽511内。